星月菩提(普及度最高,寓意智慧圆满)
凤眼菩提(能聚焦心神)
莲花菩提(清净、出淤泥而不染)
木类:紫檀、黄花梨、沉香、崖柏(常见佛珠材质)
果实类:菩提根、桃核、椰壳等
二、佛教圣石与护身符
这些带有佛教加持的石头或法器,从古至今都是护身信物。
天珠:起源于藏传佛教,被视为天赐宝物(九眼、至纯、措思等)。
绿松石:藏传佛教七宝之一,象征智慧和守护。
琥珀蜜蜡:佛家七宝之一,常用于佛珠和佛像装饰。
珍珠、玛瑙、青金石:同样是佛教七宝,常见于佛珠或供器。
朱砂:用于护身、开光、佛像点睛。
三、供养与修行器物
佛像挂件:和田玉佛、公案题材雕件。
法器:金刚杵、转经轮、嘎乌盒(藏式护身匣)。
供养饰物:舍利瓶、佛塔、供珠。
四、佛教寓意衍生文玩
有些文玩虽不是直接法器,但因佛教寓意而流行:
南红玛瑙:象征血脉与生命力,常做佛珠、佛像。
和田玉观音、佛牌:寓意慈悲守护。
曼扎盘、经咒牌:源于藏传佛教修行。
✨ 总结:
严格意义上讲,今天90%的文玩手串,都能追溯到佛教念珠体系;而佛教七宝(黄金、白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瑙、珊瑚、琥珀/绿松石)更是很多文玩的源头。佛教不仅把文玩带入了日常佩戴,也赋予了它们“修心养性、护身助运”的文化意义。